提升履职能力 传播两会精神
中国改革报记者 王明高
三月日下午重庆代表团记者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史浩飞发说:2018年是十三届全国人
民代表履职的开局之年,作为一个基层科技工作者和新代表,更是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一年,是我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一年,是我努力提升履职能力的一年,也是我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推进的一年。
在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我开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代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参加了广泛的宣讲活动。在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机关等开展了系列报告会,共有上千干部群众现场听取了宣讲,并开展了座谈、调研等多种不同形式与群众的交流活动,在第一时间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人代会精神传播到基层。
由于是新代表,履职能力的提升特别重要。我积极主动地参加由全国人大会议组织的学习班,系统地提升了自己的履职能力,对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审判制度与审判工作、检察制度与检察工作、代表建议意见等具有了根本性的认识提升。在2018年年底,很荣幸有机会列席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并参加了委员长与基层全国人大代表的座谈会并发言,对人大代表的培训建言献策。
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主题,我参加了长江流域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处理情况专题调研,并参加了全国人大赴重庆关于长江立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前期调研座谈,为长江流域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和履职活动中,我坚持一边学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传达下去、落到实处,一边倾听科技工作者的呼声要求,关注国家创新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具体来说,我这一年特别关注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以及如何将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力量。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尽管我国近年来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原始创新能力依旧距离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不论是学界的原始创新和产业界的核心技术,都存在着“老是差口气”的症结。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是与基础科学研究的扎实程度密切相关的。加强原始创新,就要加强基础研究。做科研的基础没打好,就不容易出成果。现在很多评价体系促使年轻人着重追求虚的、浮夸的成果和奖励,而不是真正为了做好基础科学练“内功”。功底没练好,想要做出高水平的东西还是很有挑战的。一定要长期有效地鼓励和激励原始创新能力。
围绕着如何提升我们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我走访了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与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系统了解影响我们国家原始创新的症结,为这次两会期间的建议意见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另外,由于我本身也从事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工作,通过推动石墨烯这种新材料产业化的过程,深知金融对科学成果的技术化的巨大推动。下半年度我也听取了不少金融领域的同志们的意见,并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对如何使得资金更多地进入到原始创新、基础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些意见建议。